加载中...

logo

ballbet贝博|新闻

首页 > ballbet贝博|新闻

华峰化学(002064)2024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时间 : 2025-04-04 04:09:06  作者: ballbet贝博|新闻

  

华峰化学(002064)2024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华峰化学(002064)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2024年全球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呈现多面性。经济稳步的增长整体放缓,通胀率虽会降低但局部仍偏高,美欧等主要经济体从加息转向降息,国际贸易增长缓慢但有所复苏,地理政治学风险不断。公司基本的产品氨纶、己二酸、聚氨酯原液受需求不足、供给冲击、原材料波动、预期偏弱等因素影响,产品售价及利润较上年同期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氨纶是一种弹性纤维,最早由德国拜耳公司开发成功,后由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商品名称为Lycra(莱卡)。中国大陆的氨纶生产始自1989年,经历了十多年的缓慢发展期。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们国家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国内氨纶行业步入了高速成长期,目前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氨纶生产国和消费国。

  2024年底全球氨纶产能增加至175万吨,产能同比增幅在7%,增量贡献集中于中国大陆市场,大陆市场新增氨纶产能总计11.5万吨。国内氨纶产能135.45万吨,同比增长9.3%,增速同比出现微幅缩窄,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部分新投装置出现后延及减投。

  报告期内,国内氨纶产量104.5万吨,同比增加11.3%;出口量在6.96万吨,同比增加13.2%;进口量4.79万,同比下降4.8%;表观需求量101.2万吨,同比增加10.3%。

  近几年,氨纶行业从景气高点步入周期底部,行业盈利水平由高走低,行业格局正在经历深度重塑。2024年氨纶价格持续磨底,延续单边下行的走势,且屡创历史新低;氨纶行业受供大于求,叠加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价格的下探及成本塌陷,竞争激励,行业多数企业亏损的局面仍难以扭转。

  氨纶行业正经历着新一轮的行业挑战与机遇,短期存在产能集中释放、环保政策倒逼、行业优胜劣汰趋势加剧等压力,但行业集中度逐年提升,行业头部效应明显。未来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及消费需求的升级,氨纶的差异化功能不断丰富,下游应用持续扩大,在纺织产品的渗透率逐步提升。此外,氨纶具有广阔的差异化发展的潜在能力,目前在医疗、汽车内饰等产业领域应用占比较小,预计未来将会迎来新的增长点。

  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之后产量开始迅速增加,在八十年代开始步入调整发展阶段,九十年代基本处于相对平稳的持续增长状态。由于聚氨酯优越性能以及节能环保的特性,其应用规模逐步扩大,市场需求也持续不断的增加。进入“十三五”以后,聚氨酯消费市场趋于平稳发展,行业增速由高转低,行业开始步入产业整合和提升阶段。

  聚氨酯原液的下游应用场景范围广阔,主要有鞋类、缓冲垫、轮胎、家具等行业。近些年,国内鞋底原液市场格局逐渐进入稳定期,每年需求变动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波动范围较小。2024年,聚氨酯鞋类市场规模56.1亿美元,同比增加7.88%,目前聚氨酯原液在我国鞋材中的占比仍不足10%,远低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未来仍有广阔增长空间。但行业整体供给压力仍存,中小产能仍待出清。现有产能之下聚氨酯原液行业集中度较高,中小规模鞋底原液企业开工及产能利用率明显不足。需求有限叠加成本挤压,中小企业利润承压严重,生存环境不断被大厂挤压,预计行业集中度仍将不断提高。

  此外,随着时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技术创新发展,带动产品整体需求稳定增长,聚氨酯原液产品在汽车及高铁缓冲垫、轮胎、3D打印等聚氨酯制品新兴领域的应用还刚刚起步,为聚氨酯原液下业创造了巨大发展机遇与拓展空间。

  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从应用领域来看,全球己二酸主要使用在于尼龙板块(PA66)和聚氨酯领域(鞋底原液、PU浆料、TPU等)两方面。目前己二酸全球市场整体供应充足,竞争充分市场化。海外产能大多分布在在巴斯夫、英威达、奥升德、兰蒂奇等国外传统化工巨头手中,国内产能大多分布在在重庆化工、神马股份、华鲁恒升、海力、恒力等企业。随着国内己二酸工艺发展不断成熟、产品的质量日益提高、成本优势逐步显现,预计未来国内产能将逐步替代海外产能。

  中国己二酸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成为全世界第一大的己二酸生产国及消费国。近些年,全球己二酸产品产能保持增长趋势,其主要增长动能来自中国。2024年,国内己二酸产能维持410万吨,较上年增加9.63%;产量256万吨,同比较上年增加10.82%,己二酸下游消费量192万吨,同比较上年上升9.71%。

  己二酸供应增速高于下游消费增速,阶段性的供需失衡加剧了价格下线年,己二酸行业盈利能力出现大幅度地下跌,苯己差维持在较低水平,导致生产利润持续收窄。

  当前,己二酸在国内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竞争非常激烈,下游对品质要求提高,行业正处于优胜劣汰、产能进一步集中化的阶段及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也进一步提升。短期来看,行业存在产能集中释放、下游需求不达预期、环保政策倒逼、行业竞争加剧等压力;未来,随着经济环境的逐步复苏及行业配套政策的出台,下游需求释放,尼龙、TPU、PBAT等产能扩张,特别是国内己二腈技术的突破,尼龙66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点;同时,随着国家限塑令环保等政策的推动,PBAT仍有大量产能投入,这两大行业将成为未来推动己二酸产品消费增长的最大动力。

  报告期内,企业主要从事氨纶纤维、聚氨酯原液、己二酸等聚氨酯制品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深耕聚氨酯行业多年,在重庆及浙江建有生产基地,目前氨纶产能与产量均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第一,聚氨酯原液和己二酸产量均为全球第一,在品牌、技术、市场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公司经营稳健,在规模及成本、产业一体化、技术创新等方面竞争优势突出,是聚氨酯行业领军企业。

  氨纶又名聚氨酯甲酸酯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化学合成纤维,具有伸长率大、弹性模量低、耐疲劳性好、密度小,耐腐蚀、抗老化等特点,是一种综合性能很优秀的纺织原料,在织物中加入少许氨纶,就能显著改善织物性能,提高织物的档次,是舒适、时尚的代名词。

  公司是国内氨纶行业发展最早、技术最成熟的企业之一,也是目前国内产能最大的氨纶生产企业,现已形成了纬编、经编、包纱、纸尿裤、织带等覆盖全用途的系列氨纶产品,同时公司生产的高回弹经编氨纶、耐高温氨纶、超耐氯氨纶、黑色氨纶、低温易粘合氨纶等差异化产品以其优异的性能,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公司商标“千禧”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千禧牌氨纶丝”被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公司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已建立了完善的国内外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系统。

  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性能范围广、适应能力强、耐磨性能好、粘接性能好、耐老化、弹性及复原性优良等诸多优良特性,被誉为“第五大塑料”。

  子公司华峰新材是国内最大的聚氨酯原液生产企业,其产品可应用于鞋材、汽车配件、共享自行车、高铁垫片、软泡、工业制造、医疗器材等生产领域,是一款应用场景范围十分广泛的新型环保材料。公司鞋用聚氨酯原液主要使用在于聚氨酯鞋底,可当作皮鞋、运动鞋、休闲鞋、劳保鞋等鞋类的鞋底生产,应用场景范围广泛。同时,公司不断研发创新,相继开发出了Serefon生物基鞋材、Linxfon透明鞋底、高弹中底等产品,未来随着国际环保意识的增强,聚氨酯材料作为一种环保可降解的材料,也正在被慢慢的变多品牌企业与消费者所关注。此外,公司制品用聚氨酯原液可用来制造低速轮胎、高铁垫片、运动器材、家具、记忆枕、3D打印、新能源电池等领域。主流产品“聚峰”牌聚氨酯原液系列新产品,荣获“浙江名牌产品”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知名品牌产品”等称号。

  公司聚氨酯原液产品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建有完善的国内外销售和服务网络,世界著名运动产品制造企业,如阿迪达斯、斯凯奇、亚瑟士、李宁、lululemon等,都直接或间接使用公司产品。

  己二酸,是环保型基础化学原料,是无毒无味的白色结晶体,大范围的应用于国民生活中,是尼龙66纤维及工程塑料、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氨酯鞋底原液、合成树脂等主要的组成原材料,可作为食品酸化剂、酯类增塑剂,以及用于香料、粘合剂及造纸助剂等生产,是建设未来美好新生活必不可少的中间体材料。

  子公司重庆化工是国内最大的己二酸生产企业,主流产品“华峰”牌己二酸为重庆名牌产品、工信部认定第四批单项冠军产品,产品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直销及经销商共同合作服务于日本、韩国、台湾、欧盟、土耳其、阿联酋、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南非、墨西哥、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客户。

  公司从始至终坚持走“做强主业、适度多元、创新驱动、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聚焦聚氨酯产业链发展。作为全世界聚氨酯制品材料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打造上下游产业一体化产业格局,抵御行业周期,增强公司纯收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利用在原料采购、销售渠道、研发技术、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实现良好的协同发展效应,提升公司总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产模式:公司采用基地生产管理,总部统筹的生产运营模式。根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定制生产目标,以产定销,依据市场需求及装置状况做动态调整。

  采购模式:公司生产所需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为纯苯、MDI、PTMG等大宗原料,随着产业一体化体系的建立,市场地位逐步扩大,积极开拓原料采购渠道,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原料的稳定供应与议价能力均得到一定效果提升。

  销售模式: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为主,经销为辅,销售网络由公司营销部门和经销商组成。合理预判市场变化,一直在优化销售模式和渠道,完善市场布局,强化产销协同,实现产销平衡和效益最大化。

  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集生产的基本工艺研究和产品应用研究于一体的研发、生产与技术服务体系,对研发及生产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公司目前已主导或参与起草氨纶、己二酸及聚氨酯原液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和协会标准共72项,均已发布实施。公司目前拥有有效专利297件,其中,发明专利230件,实用新型专利63件,外观专利4件。其他的还有近100余件发明专利在申请中。公司建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研究院,并参与建设华峰集团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先后取得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项目和国家863计划成果转化项目等数十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成果。

  公司及子公司华峰新材、重庆化工相关研发项目曾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浙江省专利金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化学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公司相关技术团队曾获“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团队”称号。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公司的技术水平在全球同行业中已处于领先水平,其不断的提高的研发实力,保障了产品的质量的优越性与稳定性,并不断推动产品的开拓与创新,有助于公司始终占据行业技术领头羊,增强公司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进而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和客户粘性。

  公司已形成化学纤维、化学新材料、基础化工品三大产业,随义务领域的拓宽,产业链整合延伸,丰富了上市公司业务类型和产品线,形成从原材料、中间体到产成品的一体化生产体系,具备了规模化的产业链集成优势,能够保障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主要的组成原材料的稳定供给,有效缓解外购原料价格波动对生产经营的冲击。公司生产所需的重要原料己二酸、聚酯多元醇不仅可自用,还能用于对外销售,使公司具备了生产与销售不一样的产品的灵活机动性,加强了公司应对市场激烈竞争和行业周期波动的风险抵御能力,有效提升了公司在聚氨酯行业中的综合竞争力。

  公司氨纶产量为全国第一、全球第二,聚氨酯原液、己二酸的产量均居全球第一,拥有很明显的规模优势,不但能降低产品单位期间费用和产品单位固定成本,还能形成较大的原材料采购规模,提升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逐渐增强成本优势。同时,公司位于重庆涪陵的生产基地在能源成本、人力成本、运输成本等方面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此外,公司使用先进的生产的基本工艺,有效平衡物料耗用、促进副产物再利用、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工艺流程的改善及过程控制的提升,又促使产品收率提高、单耗下降。公司依托ERP系统、生产线成本核算模型等现代化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结果,实施有明确的目的性的精细化管理举措,使得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控制、节能降耗等方面保持着全球同行业领先水平,确保了公司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盈利能力。上述因素使得公司在材料、人工、能源等方面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公司在多年的氨纶、聚氨酯原液及己二酸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管理经验,并建立了完善的过程控制、品质控制体系,确定保证产品品质的持续稳定。公司通过对生产的基本工艺的持续优化以及操作流程的规范建立了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生产的有效运行;公司成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和品质检测流程,对各批次产品依规定进行仔细的检测,确定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公司的精细化管理保障了稳定的产品质量,有利于其在行业中树立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公司主要高管团队及核心技术团队在行业内有着非常丰富的从业经验,并长期保持稳定。公司管理团队具备产品研制、生产的基本工艺、运营管理等全方位经验,既能精准把握公司的发展的策略,也能高效统筹各部门的工作。公司还通过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和考核体系,吸纳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公司专业的人才团队有力地保障了其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公司获得过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称号,重庆氨纶曾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全国市场质量信用等级AA级企业、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和重庆市“绿色工厂”、重庆市“智能工厂”、重庆市和谐劳动关系AAA级企业等荣誉称号。重庆化工曾获评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和重庆市企业100强、重庆市“绿色工厂”、重庆市“智能工厂”、“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公司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氨纶纤维规模生产的企业,通过科学技术创新与工艺的改造,使产品性能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公司产品曾获“国家单项冠军产品”等荣誉,耐氯氨纶长丝顺利通过“浙江制造”认证,以“浙江制造”认证为平台,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公司屡获“中国工业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五星级企业”殊荣,是国家首批“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试点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曾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中国化纤行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先进企业”等荣誉,并成为国内氨纶行业首家通过GRS认证的企业,在行业内树立了履行社会责任标杆。

  此外,公司子公司华峰新材为工信部第二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通过海AEO高级认证,公司防护鞋底用聚氨酯原液通过浙江制造认证,生产的聚氨酯原液被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浙江出口名牌”。“华峰”牌己二酸为重庆名牌产品、工信部认定第四批单项冠军产品,产品已在国内外客户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广泛的知名度和较高的美誉度。公司多年来在行业内的深厚积累,持续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公司及其产品已在下业中形成良好口碑,有着非常明显的全面竞争优势,市场地位领先,客户粘性较强。

  2024年全球经济延续低增长的态势,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总体回落,货币政策进入降息周期,经济稳步的增长缓慢但有所复苏,但仍面临多重挑战。纵观全年,中国经济呈“U型”走势,经济增长面临“供强需弱”的矛盾,仍面临较大压力,经济转型需克服多重挑战。

  2024年,在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围绕既定的经营方针及主要目标,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和行业环境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同时,公司逐步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提品质,强管理,塑优势”落实到位,稳中求进,使得公司经营业绩始终立于行业首位。

  公司围绕“做强主业、适度多元、创新驱动、产融结合”的发展的策略,进一步发挥各产业板块在研发、市场、渠道、管理等方面的协同优势,通过拓宽在聚氨酯产业链上“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的空间和潜力,进一步提升公司产业一体化运营水平,逐步实现聚氨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力、全球化竞争力,打造世界级聚氨酯制品材料龙头企业。

  2025年,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仍旧严峻,国际环境更为复杂,市场不确定因素加剧;国内经济频繁出台利好政策,但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同行竞争加剧。面对挑战,公司上下团结一心,紧盯经营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科学决策,抢抓机遇,突破行业周期,迎接新发展。

  新的一年,公司将围绕既定经营目标,做好如下重点工作:一是开拓目标市场,提高品牌美誉度;二是加大产品研究开发力度,提升技术创新力;三是推进安全运行水平,提升数智赋能优势;四是挖掘降本增效潜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五是优化基础管理上的水准,提高团队建设实效。

  公司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材料为大宗化学品,市场行情报价受国际石油等价格趋势变动、市场供需变化和国家进出口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未来,若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大波动,且公司产品价格调整等经营措施不能及时应对原材料价格大幅度波动对成本的影响,则公司可能面临盈利水平受到重大影响的风险。

  应对:依托集团原料大宗采购平台,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保原材料供应的稳定,平滑波动。

  公司所处化工行业,市场需求受下游化工行业的景气度影响,并最终与居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公司基本的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销量随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呈现出一定波动变化。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下业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和价格也许会出现下降的情形,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一是公司充分的利用自身的规模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研发优势,把握市场动态,做到合理的产品布局,提升市场服务及营业销售队伍能力,同时加快产品研制与创新,拓宽高的附加价值差异化产品占比,保障、提升盈利水平;二是随时把握政策动态,审慎决策,灵活应对,做强主业,巩固优势,培育新盈利点,拓展适度多元化发展空间。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逐步扩大,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持续不断的增加,对公司的管理模式、人才储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公司管理上的水准、人才储备等不能适应公司未来快速扩张的发展的新趋势,管理模式不能随着规模的扩大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可能对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一是实施组织变革,调整内部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机制;二是全面加强风险管理,提升HSE管理、预算管理等实际效应,开展经营风险评估、合规性巡查,严控风险,确保安全合规运行;三是紧抓项目建设管理,充分调查研究,合理预判,确保实施进度;四是加快加强人才教育培训,落实薪酬体系改革,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峰化学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


上一篇:联泓新科(003022)2024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下一篇:汽车零配件百强供应商中的德系企业简介毫无用处的汽车知识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